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发展得到进一步明确,机构投资者也不甘错失机遇。《证券日报》记者最近从多家私募机构处了解到,私募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前景充满了参与热情,尤其是对其“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充满期待。
毅达资本合伙人戴华坤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的政策导向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将会以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为主旋律,对标和对接世界一流科技创新产业链,其间充满巨大的投资机会。此外,大湾区有着深厚的传统制造产业基础和供应链,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创新领域也将存在很大的投资机会。
大湾区更需要金融创新支持
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此,金融支持必不可少,鉴于粤港澳大湾区所处区域的特殊性,所需要的金融支持也具有一定特色,并非依靠传统的金融支持就能有效提供。
星石投资首席研究官方磊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大湾区的特殊性之一在于制度设立,是全球唯一同时具有两种制度、三种货币、四个核心城市的湾区城市群,涉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与内地城市之间的跨境合作,传统金融可能无法解决跨境资源的融合利用问题。
方磊认为,大湾区定位的行业也比较特殊,主要面向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产业,目前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与科技创新所需要的以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体系并不是非常匹配。因此,需要在制度层面做出安排,便于金融更好地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科技创新能力最强,也是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戴华坤表示,大湾区将为中国的全面金融开放作出新尝试、新布局,向国际市场表明中国继续加大对外开放的决心。
“在当前国内经济现状下,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市场发展有助于给面临融资困境的各类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更便捷的融资、募资渠道。”戴华坤表示,既可解决港澳地区丰富的资金出口需求,又可为境内实体企业复工复产提供直接的融资需求入口,对恢复经济、改善民生意义重大。
“在这次新增的诸多试点创新政策中,包括开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跨境投资试点,以及试点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跨境业务、研究设立广州期货交易所等,都将有很大投资机会。”方磊称,大湾区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强化金融行业改革力度,部分金融领域的头部企业有望受益。同时,代表产业升级方向的硬科技有望受益于精准的投融资支持。
私募瞄准大湾区投资契机
截至目前,从政策导向来看,大湾区的建设目标是成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这就决定了,大湾区的金融支持将以互联互通、打造国际金融枢纽中心为主。《证券日报》记者此次采访的私募机构,普遍对大湾区潜在的投资机会表现出乐观预期。
戴华坤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将是大湾区未来发展的主旋律,对标和对接世界一流科技创新产业链,投资机会巨大。“大湾区有着深厚的传统制造产业基础和供应链,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降成本增效益提供助力,会创造新的价值,带来很好的投资机会。”
方磊也表达了类似观点。方磊认为,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一步。配合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提升,将推动我国金融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深化,加大粤港澳地区资本市场改革力度,将为本土科创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融资支持。
戴华坤还表示,当前政策面支持内地pe基金进行境外投资,丰富了内地pe的可选标的。同时,利用中国香港金融平台实现境内项目赴港上市等方式,拓宽了投资项目的退出渠道,还解决了资金流和项目流的瓶颈问题,这对私募股权机构的募资和投资都是极大的利好。
《证券日报》记者获悉,早在2018年,毅达资本就前瞻性地成立广东毅达汇顺投资公司,重点把握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该公司借助当地团队的丰富资源优势和专业水平,协助创新创业企业走向资本市场,积极支持和参与大湾区建设和国家发展大局,在大数据、人工智能、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产业等板块加强布局。
前海龙门资管总经理李映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作为二级市场机构投资者,一直重视和看好粤港澳大湾区的投资机会。“粤港澳大湾区本身就具有极为深厚的历史积淀,拥有中国乃至全球最集中的上市公司群体。这些上市公司分布在各行各业,尤其是在高科技和高端制造业领域存在优势,可以通过充分、认真、深入的研究找到大量投资机会。”
雷根基金总经理李金龙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二级市场相关股票标的可能会有一轮行情。但李金龙同时提醒投资者,因为粤港澳概念已经反复炒作,预计未来上涨的幅度和持续性不会特别强。
来源:证券日报